依據交通部調查,汽車貨運業去年總盈餘傲視旅運及倉儲業界,公路總局先前也才拍板調漲運價,但業者指出空汙法、勞基法「雙夾殺」,加上油價不斷攀升下生存困難,而且貨運業長期面臨缺工問題,有同業不得不違法雇用外籍勞工,呼籲主管機關盡速開放外勞來解決困境。

交通部公布「旅運及倉儲業產值調查報告」,汽車貨運業104年總盈餘141億元,到了去年總盈餘一下提高到235億元,增幅高達66%,超越穩定成長的航空運輸輔助業,是該份調查產業中盈餘最高的產業。

中華民國汽車貨運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李永山指出,貨運業涵蓋範圍很廣,不太清楚交通部的調查報告以什麼評估,但其實近年生意不佳,舊的車輛淘汰掉後,沒有補新的車輛進來,總車輛數不斷縮減,獲利持續下降。

而先前公路總局才拍板汽車貨運業基本運價由6.81元/延噸公里,提高至7.2元/延噸公里,漲幅達6%,但不少業內人士表示,運價調整只是打開天花板,因為業者還是會削價競爭,調漲是看得到吃不到。

此外,汽車貨運業缺工也是一大隱憂,交通部曾提案將汽車貨運業放寬「7休1」來解決缺工問題,但最後因勞團反對而擱置。李永山說,目前缺工最嚴重的就是捆工和駕駛員,捆工的工作主要負責搬運、堆疊貨物,很多年輕人覺得是苦工,工作既辛苦又危險,根本不想投入,加上為了符合勞基法相關工時規範,成本不斷增加,

有業者舉例,一輛車從台北載貨到高雄大約要8小時,要將車開回台北,就要加派駕駛換班,或是請駕駛於當地過夜,隔天再開回台北,但這些都會提高成本,壓縮利潤,有的同業為了應急,甚至違法聘用黑工,他們也不斷向交通部提出要開放外籍勞工,期望能解決缺工困境。

台灣汽車貨運暨倉儲業產業工會理事長林志雄則認為,汽車貨運業營收提升其來有自,近年不少大陸電商進軍台灣,帶動網購市場活絡,整體訂單量的確有增加,有人願意自備汽車投入駕駛工作,也有大型貨運公司員工平均月薪高達5萬元。

至於缺工問題,林志雄說,業者為了削價競爭,給勞工的薪資有限,不少業者違法聘用外勞當捆工,已經成了最大的違法亂源,而今資方還想全面開放外勞,萬一連駕駛都使用外勞,各國駕駛習慣和法規都不同,不但可能影響交通安全,恐怕也會惡化台灣薪資低落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