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工恐拖垮整體農業,農民為求生存,努力開發自動化設備,降低老農的體力負擔,減緩退場,但多數農民認為,解方只有開放農業外勞。農委會主委曹啟鴻回應,外籍漁工開放後,因不受船長指揮,衍生許多問題,外勞問題須謹慎應對,政府會致力減緩缺工。

青農楊家銘指出,老農做工最怕體力粗重的活,因此他積極走訪大陸、日本,研究當地的自動化設備,回台後自己嘗試開發,希望盡量把吃力的工作交給機器,降低老農的體力負擔。

 

朱銘發表示,農業缺工問題,沒有新血投入就無法解決,他建議,農政主管機關應充分調查全台有哪些地方的農民即將退休,並輔導年輕人向他們學習種植技術,甚至農民退休後,還可以把農田租給這些年輕人,避免土地就此荒廢,「一個蘿蔔一個坑」,做好傳承。不過,朱銘發也說,要解決眼前的缺工問題,最直接的解方還是開放農業外勞。

楊宇帆表示,先前高雄美濃有非法越工被逮,導致當地水蓮產業面臨無人採收的窘境,現在基層農業勞動力多靠非法外勞在支撐,政府可能多多少少都知道,卻沒有大力取締,就怕農業一夕崩盤,假如外勞們也有心投入台灣農業,那麼政府應順勢而為。

馬文權指出,若真的開放農業外勞,可以由政府統一管理,看何處是採收季,人力缺口大,再派工到該地,機動式調派,而非讓外勞常駐在某一農場。

曹啟鴻回應指出,當年開放外籍漁工進來,現在一艘船10個人裡頭,只有船長是台灣人,其他都是外勞,演變成船長1人沒辦法指揮所有漁工,經常在海外發生問題,這就是外勞的後遺症。

事實上,政府一度要對勞力密集的酪農業開放外勞,曹啟鴻曾與勞動部針對農業外勞問題做討論,勞動部立場也有鬆動,但最後可能仍感受到壓力而縮手。(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