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

  • 傳播途徑

    本病傳染源主要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無症狀感染者也可以成為感染源。病毒主要經呼吸道飛沫傳播、接觸傳播,消化道傳播、氣膠傳播、母嬰傳播等傳播途徑有待進一步明確。

    臨床特點

    新型冠狀病毒是新出現的冠狀病毒變種,因此現今的臨床研究是初步性的。病毒潛伏期平均大約3-7天,最長不超過14天。大多數患者表現以下呼吸道症狀為主,常見臨床表現包括發燒、四肢乏力、乾咳等症狀,其他表現包含鼻塞、流鼻涕、頭痛、咽痛、咳血,咳痰、或腹瀉等。有部分患者僅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等,無肺炎表現。還有部分患者無任何臨床表現。病毒感染嚴重後,會引發多種併發症包含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膿毒症休克、全身發炎反應症候群、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急性心肌損傷,和出凝血功能障礙等。

    疾病預防

    預防措施包括:有效的手部衛生(咳嗽、打噴嚏、用餐前後、上過廁所、接觸活體動物等等有風險活動後都應該洗手);咳嗽或打噴嚏時應該用紙巾或者自己的肘部彎曲起來遮蓋口鼻,然後將用過的紙巾扔到指定的地方並有效的洗手;避免與任何有發燒、咳嗽等疑似症狀的人密切接觸;一般民眾在高危環境中應戴口罩,比如在醫院或疫情暴發中心區域;如果患病請及時就醫並帶好醫用口罩進行有效的隔離,並且請不要到其他地方進行傳播;遵循良好的食品安全做法,避免食物交叉感染;不要用未清洗過的手接觸眼睛、鼻子和嘴巴。醫療工作者應穿戴全套的防護措施接觸患者或疑似患者,並且應當穿戴護面罩等額外防護措施。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 非洲豬瘟防疫宣導

  •  

  • 流感

  • 傳播方式:
    流感的傳染途徑,主要是透過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嚏所產生的飛沫將病毒傳播給其他人,尤其在密閉空間,由於空氣不流通,更容易造成病毒傳播。另外,因為流感病毒可在低溫潮濕的環境中存活數小時,故可短暫存活於物體表面,所以也可經由接觸傳染,如手接觸到污染物表面上的口沫或鼻涕等黏液,再碰觸自己的口、鼻或眼睛而感染。

    由於流感病毒是經由飛沫及接觸傳染,可於人潮擁擠處快速傳播,亦容易隨著旅遊及經貿、社交等活動,而加速疾病散播。以我國農曆春節為例,每年1-2月因逢流感流行高峰期間,返鄉人潮南來北往,疫情也可能隨著感染者的活動而擴散至各處,因此,應多加留意與預防。

    潛伏期:
    典型流感的潛伏期約1~4天,一般為2天。
    罹患流感的人,在發病前1天至症狀出現後的3-7天都可能會傳染給別人,而幼童的傳播期甚至可長達數十天。

    發病症狀:
    感染流感後主要症狀為發燒、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及咳嗽等,部分患者伴有腹瀉、嘔吐等症狀。

    多數患者在發病後會自行痊癒,少數患者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常見為病毒性肺炎及細菌性肺炎,另外還包括中耳炎、腦炎、心包膜炎及其他嚴重之繼發性感染等。高危險族群包括老年人、嬰幼兒及患有心、肺、腎臟及代謝性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不全者。

    預防方法:
    1.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按時接種流感疫苗。
    2.維持手部清潔
     2.1勤洗手
     2.2咳嗽或打噴嚏後更應立即洗手
     2.3不要用手直接碰觸眼睛、鼻子和嘴巴
    3.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
     3.1有呼吸道症狀時戴口罩,當口罩沾到口鼻分泌物時立即更換
     3.2打噴嚏時,應用面紙或手帕遮住口鼻,或用衣袖代替
     3.3有呼吸道症狀,與他人交談時,儘可能保持適當距離
    4.生病時在家休養
     4.1有流感症狀立即就醫,並依醫囑服用藥物
     4.2在家中休養,儘量不上班、不上課,並避免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工具
    5.流感流行期間,減少出入公共場所或人多擁擠地方
    6.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降低病毒傳播機會
    7.注意飲食均衡、適當運動及休息,以維護身體健康

    治療方法與就醫資訊:
    感染流感病毒後,雖然大部分健康成年人於感染流感後可自行痊癒,然少數患者會出現嚴重併發症,故感染流感後應儘速就醫,並依醫師評估,服用流感抗病毒藥劑或合併支持性療法治療。由於抗病毒藥劑在發病後的48小時內使用效果最好,所以當出現流感相關症狀時,應儘速就醫,以及時診斷與治療。
    目前國內使用的流感抗病毒藥劑主要為克流感及瑞樂沙,而目前已知這類藥物已有抗藥性的流感病毒產生,因此,就醫後應依照醫師評估及處方服用藥物,不可自行購藥服用,以避免抗藥性病毒產生。

    資料來源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茲卡病毒感染症

  • 傳播方式:
    主要是人被帶有茲卡病毒的病媒蚊叮咬後於血液中存在茲卡病毒期間再被病媒蚊叮咬,病毒在病媒蚊體內增殖,而當牠再叮咬其他健康人時,這個健康的人就會感染茲卡病毒。此外,也可經由性行為或母嬰垂直傳染,也可能會發生輸血傳染。

    臺灣可傳播茲卡病毒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 (Aedes aegypti) 及白線斑蚊 (Aedes albopictus),這些蚊子的特徵都是身體是黑色的,腳上有白斑。其中埃及斑蚊的胸部背側具有一對似七弦琴 (彎曲條紋) 的白色縱線及中間一對淡黃色的縱線,較喜歡棲息於室內的人工容器,或是人為造成積水的地方;白線斑蚊胸部背側中間有一條白色且明顯的縱紋,比較喜歡棲息於室外。斑蚊一天叮咬人的高峰期約在日出後的1–2小時及日落前的2–3小時,此時外出時要特別留意做好防蚊措施。

    潛伏期:
    潛伏期通常為37天,最長可達12天。


    發病症狀:
    典型症狀為發燒、紅疹、關節痛、關節炎、結膜炎等,持續約2-7天,有時也有頭痛、肌肉痠痛及後眼窩痛,與登革熱相較症狀輕微,僅有少數的重症病例報導。

    依據流行地區監測資料顯示,巴西及玻里尼西亞等流行地區曾有病例出現神經系統或免疫系統併發症,且有孕婦產下小頭畸形新生兒之案例,近期有愈來愈多的研究結果顯示,這些神經異常與感染茲卡病毒有關。

    預防方法:
     

    茲卡病毒感染症主要經由斑蚊叮咬傳染,目前無疫苗可預防,得病後僅能症狀治療,避免病媒蚊叮咬是最重要的預防方法。
    1.防蚊措施:
    (1)戶外活動時建議使用經衛生福利部核可、含DEET的防蚊液,並依照標籤指示說明正確使用。
    (2)長時間戶外活動時,應穿著長袖衣褲,並可在衣服上噴灑防蚊液,增強保護效果。
    (3)至流行地區活動時,應選擇裝有紗窗或空調設備的居住場所。
    (4)如果確診為茲卡病毒感染症,發病期間要待在蚊帳內或室內,避免被蚊子叮咬造成次波傳染。
    2.清除家戶內外孳生源。
    3.建議懷孕婦女如無必要應暫緩前往流行地區,若必須前往請做好防蚊措施,如穿著淺色長袖衣褲、皮膚裸露處塗抹衛福部核可的防蚊藥劑等。
    4.具有茲卡病毒感染症流行地區旅遊史之注意事項:
    (1)凡自流行地區返國後,均應自主健康監測至少二週,如有任何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
    (2)男性自流行地區返國後,如無出現疑似症狀,未來8週有性行為時應使用保險套。若性伴侶為孕婦,則性行為時應戴保險套至性伴侶分娩。
    (3)女性自流行地區返國後,如無出現疑似症狀,仍建議延後8週懷孕。
    5.自茲卡病毒感染症流行地區離境,應暫緩捐血28天,避免可能造成輸血感染。

    資料來源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新型A型流感

  • 傳播方式:
    目前尚無足夠證據確立新型A型流感的傳染途徑。一般來說,新型A型流感病毒會存在於受感染動物的呼吸道飛沫顆粒及排泄物中,人類主要是透過吸入及接觸病毒顆粒或受污染的物體/環境等途徑而感染。

    潛伏期:
    依現有人類確定病例之流行病學研究結果,大多數新型A型流感病例的潛伏期在1~10日之間,且不同亞型之流感病毒可能有差異。目前我國採用10日作為估計之潛伏期上限。

    發病症狀:
    重症病例的臨床表現多為早期出現發燒、咳嗽及呼吸短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而後快速進展為嚴重肺炎,可能併發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輕症病例的臨床表現則包括結膜炎以及類流感症狀等。

    預防方法:

    1. 勤洗手,雙手避免任意碰觸眼、鼻、口等黏膜。

    2. 保持空氣流通,咳嗽、打噴嚏需遮掩口鼻,若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等呼 吸道症狀,應戴口罩並就醫,儘量不上班、不上課。

    3. 避免接觸禽鳥及其分泌物,若不慎接觸,應馬上以肥皂澈底清潔雙手。

    4. 禽肉及蛋類澈底煮熟。

    5. 料理生鮮禽畜肉品及蛋類後立即洗手,刀具、砧板也要澈底清洗後才能再度使用。

    6. 不要購買或飼養來源不明或走私的禽鳥。

    7. 非必要或無防護下,避免到生禽宰殺處所、養禽場及活禽市場。

    8. 禽畜業工作者於作業過程時,應穿戴個人防護設施,工作後,應做好清消工作。

    9. 一般民眾平時應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注意飲食均衡、適當運動及休息,維護身體健康。

    10. 有禽鳥接觸史、流行地區旅遊史的民眾,若出現發燒、喉嚨痛、咳嗽、結膜炎等症狀,請戴口罩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接觸史、工作內容及旅遊史等。

    11. 口罩是居家常備保健物品,宜適量準備。

    12.  

    治療方法與就醫資訊:
    治療方法
    目前對於新型A型流感病患的治療建議,除給予症狀治療與支持性療法,於病患症狀出現48小時內投予流感抗病毒藥劑亦具治療效果,而併發嚴重症狀者,應住院隔離治療。

    就醫資訊
    如有計畫前往新型A型流感疫情發生地區,可先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專業醫師意見。高危險群例如禽畜健康從業人員或是實驗室操作人員,平時亦應多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打噴嚏、肌肉酸痛、頭痛或極度倦怠感等類流感症狀,應立即配戴口罩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職業、旅遊史及禽畜接觸史。

    資料來源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病毒性腸胃炎

  • 傳播方式:
    病毒性腸胃炎主要是透過糞口途徑傳染,如:食用受汙染的食物或飲水、與病人密切接觸(例如:與病人分享食物、水、器皿;接觸到病人的嘔吐物、排泄物或病人曾接觸的物體表面)或吸入病人嘔吐物及排泄物所產生的飛沫等。貝類水產品也可能被污水污染,如果生食或食用未煮熟被污染的貝類(如生蠔等),亦會導致腹瀉。

    潛伏期:
    病毒性腸胃炎的潛伏期通常為1~3天。

    發病症狀:
    病毒性腸胃炎的主要症狀是水瀉和嘔吐。也可能會有頭痛、發燒、腹部痙攣、胃痛、噁心、肌肉酸痛等症狀,通常感染後1~3天開始出現腸胃炎症狀,症狀可以持續1~10天,病程的長短取決於所感染的病毒種類及個人的免疫力。大部分得到病毒性腸胃炎的人通常可以完全恢復,不會有長期後遺症,不過對於因嘔吐或腹瀉流失體液及電解質而又無法補充的人,如:嬰幼兒、年長者、免疫功能不良者及需要長期照護者,其體液的流失可能導致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進而抽搐,甚至死亡,需要特別注意。

    預防方法:
    (一) 經常洗手可以降低感染的機會,飯前、便後及烹調食物前皆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
    (二) 應避免生食生飲,與他人共食應使用公筷母匙。
    (三) 為預防疾病傳播,應澈底消毒被污染物體的表面、清洗被污染的衣物及床單、小心處理病患之糞便及嘔吐物,並避免食用可能被汙染的食物或飲水。

    治療方法與就醫資訊:
    治療病毒性腸胃炎最重要的原則是適度補充水分及電解質,以防止脫水和電解質的流失。家中有嬰兒或幼小孩童的家庭可在一般藥局購得口服電解質液,以備需要。腸胃炎期間飲食應清淡,避免過油或高糖分的食物刺激腸道蠕動,加劇腹瀉的情況,但同時也必須注意營養的攝取,以幫助腸胃道細胞的修復。

    預防接種建議:
    目前市面上已有自費輪狀病毒疫苗,若家有幼兒可諮詢醫師後考慮接種。但目前尚無疫苗可預防諾羅病毒及其他會引起腸胃炎的病毒。

    資料來源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

  • 傳播方式:
    腸病毒的傳染性極強,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也可經由接觸病患皮膚上的水泡及分泌物而傳染。家中嬰幼兒常因父母或照顧者從戶外環境或公共場所將病毒帶回家中,經由接觸或飛沫而感染,也可能經由接觸無症狀帶病毒家長的口鼻分泌物,或吃進被含有病毒之糞便所污染的食物而受傳染,幼兒喜歡咬弄的帶毛玩具,容易殘留或吃進含有腸病毒的口水,也是傳染媒介之一。

    潛伏期:
    感染腸病毒後,約2到10天(平均約3到5天)會開始出現症狀。腸病毒病人大多數可以在一週左右痊癒,痊癒後,腸病毒還會持續經由糞便排出,所以要持續勤洗手,注意個人衛生。
    在發病前幾天,喉嚨與糞便中就含有病毒,具有傳染性,一般而言,發病後的一週內傳染力最高。在家庭與學校中有很高的傳染率,人群聚集且空氣流通不良的場所容易發生傳染情形。

    發病症狀:
    腸病毒的臨床表現多樣,許多人感染了腸病毒沒有明顯症狀,只出現類似一般感冒的輕微症狀。較具特徵的腸病毒感染表現為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有時則會引起一些較特殊的臨床表現,包括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心肌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等。
    1.疱疹性咽峽炎:特徵為突發性發燒、嘔吐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病例多數症狀輕微無併發症,少數併發無菌性腦膜炎。
    2.手足口病:特徵為發燒及身體出現小水泡,主要分布於口腔黏膜及舌頭,其次為軟顎、牙齦和嘴唇,四肢則是手掌及腳掌、手指及腳趾。常因口腔潰瘍而無法進食。
    3.嬰兒急性心肌炎及成人心包膜炎:特徵為突發性呼吸困難、蒼白、發紺(皮膚或是粘膜的顏色出現變青、變紫情形)、嘔吐。開始可能誤以為肺炎,接著會有明顯心跳過速,快速演變成心衰竭、休克、甚至死亡,存活的孩子則復原迅速。
    4.流行性肌肋痛:特徵為胸部突發陣發性疼痛且持續數分鐘到數小時,合併發燒、頭痛及短暫噁心、嘔吐和腹瀉。
    5.急性淋巴結性咽炎:特徵為發燒、頭痛、喉嚨痛、咽喉處有明顯白色病灶。
    6.發燒合併皮疹:特徵為發燒合併皮疹,有些會出現小水泡。

    預防方法: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但可透過簡單的衛生保健動作,有效降低感染的機會。腸病毒的預防方法如下:
    1.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2.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昇免疫力。
    3.生病時,應儘速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
    4.注意居家及校園等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5.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6.儘量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尤其是孕婦、新生兒及幼童。
    7.新生兒可多餵食母乳,以提高抵抗力。
    8.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經常清洗、消毒。 
    9.幼童之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家長回家後應洗手、更衣後(沐浴尤佳)再接觸家中幼童。
    10.於腸病毒流行期間進出擁擠的公共場所,應戴口罩並勤洗手保持衛生,可降低感染機會;已有症狀者可避免傳染他人。

    治療方法與就醫資訊:
    幼兒感染腸病毒後的5天內,家長與其他照顧者要特別注意病情變化,如果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請務必立即送到大醫院,診所醫師如果發現腸病毒幼兒出現以上症狀,也請協助立即轉診大醫院。疾病管制署已指定76家腸病毒責任醫院。

    資料來源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登革熱

  • 傳播方式:
    臺灣主要傳播登革熱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Aedes aegypti)及白線斑蚊(Aedes albopictus),這些蚊子的特徵身體是黑色的,腳上有白斑。其中埃及斑蚊的胸部兩側具有一對似七弦琴的縱線及中間一對黃色的縱線,喜歡棲息於室內的人工容器,或是人為所造成積水的地方;白線斑蚊則是中胸楯板部位中間,有一條白色且明顯的縱紋,並比較喜歡棲息於室外。一天叮咬人的高峰期約在日出後的1-2小時及日落前的2-3小時,此時到戶外活動請做好自我保護措施。


    潛伏期:
    典型登革熱的潛伏期約為3至8天(最長可達14天)。
    病人發病前一天至發病後5天的這段期間,稱為「可感染期」,或稱為「病毒血症期」,因病毒存在血液中,如果感染者在這個時期被斑蚊叮咬,那麼這隻斑蚊將感染登革病毒,病毒在蚊子體內經過8-12天的增殖,這隻斑蚊就具有終生傳染病毒的能力,當牠再叮咬其他人時,就會把體內的登革病毒傳染給另一個人。

    發病症狀:
    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有些人感染登革熱時,症狀輕微,甚至不會出現生病症狀。而典型登革熱的症狀則是會有突發性的高燒(≧38℃),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及出疹等現象;然而,若是先後感染不同型別之登革病毒,有更高機率導致較嚴重的臨床症狀,如果沒有及時就醫或治療,死亡率可以高達20%以上,所以民眾千萬不能掉以輕心!發病後的第3~5天,若病情突然加劇,如發生劇烈疼痛、抽搐、昏迷、意識狀況及血壓改變等,須注意是否進展為登革熱重症。  

     

    預防方法:
    登革熱是一種「社區病」、「環境病」,且病媒蚊對於叮咬對象並無選擇性,一旦有登革病毒進入社區,且生活周圍有病媒蚊孳生源的環境,就有登革熱流行的可能性,所以民眾平時應做好病媒蚊孳生源的清除工作。此外,民眾平時也應提高警覺,了解登革熱的症狀,除了發病時可及早就醫、早期診斷且適當治療,亦應同時避免再被病媒蚊叮咬,以減少登革病毒再傳播的可能。

    (一)一般民眾的居家預防:
    家中應該裝設紗窗、紗門;睡覺時最好掛蚊帳,避免蚊蟲叮咬清除不需要的容器,把暫時不用的花瓶、容器等倒放。家中的陰暗處或是地下室應定期巡檢,可使用捕蚊燈。家中的花瓶和盛水的容器必須每週清洗一次,清洗時要記得刷洗內壁。放在戶外的廢棄輪胎、積水容器等物品馬上清除,沒辦法處理的請清潔隊運走。平日至市場或公園等戶外環境,宜著淡色長袖衣物,並在皮膚裸露處塗抹衛生福利部核可的防蚊藥劑。

    (二)清除孳生源四大訣竅-澈底落實「巡、倒、清、刷」:
    1.「巡」─經常巡檢,檢查居家室內外可能積水的容器。
    2.「倒」─倒掉積水,不要的器物予以丟棄。
    3.「清」─減少容器,使用的器具也都應該澈底清潔。
    4.「刷」─去除蟲卵,收拾或倒置勿再積水養蚊。

    (三)感染登革熱民眾,應配合的事項:
    (對病人、接觸者及周圍環境之管制)
    感染登革熱民眾,應於發病後5日內預防被病媒蚊叮咬,病房應加裝紗窗、紗門,病人可睡在蚊帳內。防疫單位應進行孳生源清除工作,並依相關資料綜合研判後,評估是否有必要實施成蟲化學防治措施。登革熱患者周遭可能已有具傳染力病媒蚊存在,所以應調查患者發病前2週以及發病後1週的旅遊史(或活動地點),確認是否具有疑似病例。

    治療方法與就醫資訊:
    由於目前沒有特效藥物可治療登革熱,所以感染登革熱的患者,一定要聽從醫師的囑咐,多休息、多喝水、適時服用退燒藥,通常在感染後兩週左右可自行痊癒。
    此外,對於登革熱重症病患應安排住院,適時的介入措施,提供完整嚴密及持續的照護,可將死亡率從20%以上降到1%以下。

    資料來源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