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韋樺
由於金曲獎的關係,筆者開始留意幾位入圍者的新聞,其中有一篇〈盧廣仲打槍緋聞 要阿公再等等〉,報導指出盧廣仲的阿公關切孫子的情事,盧廣仲則回應要阿公再多等等,祖孫倆對此緋聞的反應頗逗趣。這令筆者想到植劇場《花甲男孩轉大人》,盧廣仲飾演的鄭花甲與劇中阿嬤深厚的祖孫情誼,而阿嬤及其外籍看護之間有著比家人還緊密的互動,叫人動容!真實呈現台灣多數家庭所面臨的照護情況。

在花甲一劇中,鄭花甲的阿嬤(以下稱阿嬤)已經由越南籍看護阿春(以下稱阿春)照料九年了。某次花甲與阿嬤閒聊時,阿嬤開著玩笑說阿春比花甲還孝順,可見得阿嬤與阿春相處融洽。

隨著劇情開展,可知鄭家的子孫幾乎都已搬出祖厝,另外組織小家庭,最常陪伴阿嬤的人就是阿春,切實呼應了年長者的照護問題。沒多久,阿嬤因病陷入彌留狀態,於是鄭家子孫討論如何輪班照顧彌留的阿嬤,二叔光煌一句「阿春代表我家」便將自己置於責任之外。這何嘗不是許多子女的寫照?為了事業,無暇顧及年邁長輩,花錢聘請看護,也許對年長者的生理有助益,然而心理的層面較難企及。

筆者的外婆孀居,亦為獨居老人,舅舅們為外婆聘請外籍看護,五年間已換了四次,外婆總是叨念著這一生到這把歲數,沒想到唯一陪在她身邊的是看護,慶幸還有人可以陪她聊聊天,才不至於寂寞度日,可惜每一任看護都待不久,便又要換人,礙於種種現實因素的考量,不得不然。

劇中每每以阿嬤的孩子,也就是鄭家第二代,與阿春做對比。當鄭家第二代為了找尋阿嬤私藏的物品翻箱倒櫃時,阿春從門外走過,透過紗窗瞧了一眼後走開;而大家因分家產一事爭論不休時,阿春默默地為阿嬤擦拭臉頰。阿春彷彿一道暖流,無微不至地守在阿嬤身邊,一如阿嬤昏迷前的樣子,未曾改變。溫柔如阿春,眼見阿嬤的三兒子光仁以「錢」事煩阿嬤,不禁氣得說了重話,在在顯現阿春對阿嬤的用心。彌留中的阿嬤清醒過來,面對一眾子孫不停的話語,緩緩對花甲表示她只要阿春,亦即兩人的感情昇華到可與親情比擬的程度,正因為兩人互動良好,方能成就對方在自己心中的份量。

筆者因此想起外婆的第三任看護-名為安妮的年輕女孩,安妮勤奮又仔細,將外婆照顧得極為安適。某次筆者回外婆家,外婆分享安妮的前雇主從另一個縣市前來找安妮敘舊的事,前雇主與外婆同為獨居老人,她將安妮視作孫女一般,雖然聘僱關係結束,還是會思念安妮,談起這事,不僅外婆感動,大家都認為這份情誼實屬難得。

眼見今後由照護者陪伴長輩的情況將愈來愈普遍,筆者還是期許自己多花費一些心思,經常以電話聯繫,空閒之餘就返鄉關懷長輩,且須與照護者建立默契,好比筆者的舅媽、媽媽在外婆身旁時就會讓看護回房休息,希望看護即便在異鄉工作仍能感受到溫暖,也許就會以這份溫情來照顧長輩。

最後一集的《花甲男孩轉大人》寬慰了無法經常伴隨父母左右的子女,同時具有省思的意味,阿嬤和看護阿春的互動呈現令人動容的情感,這份情感跨越了不同的年齡層、國籍,由此觀察到,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關係就是從一句問候、一個簡單的擁抱起始,逐漸醞釀、交織成生命中的長篇。

*本文作者為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