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京元電子苗栗竹南廠本月爆發爆發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群聚感染,苗栗縣縣長徐耀昌6月8日晚間宣布全縣移工禁止外出的命令,表示會統一由宿舍管理人員或專責人員負責採買生活用品,上下班由事業單位或仲介公司接送,若有移工被查到在外閒晃,將會開罰企業主或仲介公司。

「移工禁止外出」的法源依據引發大眾討論,而自2020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後,台灣一旦出現移工確診案例,除了在社群媒體上充斥歧視性的言論外,隨即便是「禁止外出」、「禁止轉業」等限制人身或工作自由的措施,卻無探究存在已久的長期性問題。

從移工居住空間的限制、工作與休假的界線和雇主提供衛生設備的缺乏,都因一場疫情而現形。而無論是今年5月本土疫情爆發之後,或先前相對穩定時期,這些承擔台灣家庭照護重擔、社會經濟發展的工作者,都因著這場波及全球的疾病大流行,在行動、工作、生活等面向大受影響。

行動被限,跨國移動更難

「從去年(2020)過年期間開始,因疫情經歷好幾波狀況,像是看護原本休假就非常少了,疫情爆發後更被放大檢視,雇主也未必提供足夠物資,移工自己也會擔心雇主的家庭成員外出,但也無法提出質疑。」

關注移工的非營利組織1095創辦人官安妮,談到來上中文班的移工學生在疫情下的生活,首先是「行動被限」。大部分雇主或台灣同事,對移工的態度都是「你就不要出門」,即便在今年5月台灣疫情大爆發前,不管是隸屬哪個產業,移工幾乎都會被告知不要有跨縣市的旅行。還有仲介會在宿舍貼公告,提醒不要有訪客、規定回宿時間等,但同時台灣大眾卻都還是正常生活。

針對家庭看護工在疫情期間被雇主限制外出、放假,桃園市家庭看護工職業工會秘書長黃姿華表示:「因為看護移工多跟被照顧者使用同一空間,所以外出才能真正放假跟休息,但現在看護移工放假卻無法外出,那麼在家如何能放假?可能就要在空間上做一些安排。」她表示有些雇主具備這樣的意識,但多數雇主依舊沒有,而隨著5月疫情升高,也開始出現有社區貼出公告,要雇主別讓外籍看護出門、禁止移工帶人回家等赤裸的歧視。

這些身在異鄉的遊子,也因著對疫情的不了解而面對來自心理的壓力,就連碰上感冒都會非常緊張。官安妮說:「他們的焦慮真的很少被關注,而他們也會擔心台灣的醫療系統能不能接住他們」,而在疫情大爆發前,台中還有印尼移工會煮薑黃茶在東協廣場發放,是當時他們一種安定內心的方法。

除了外出被限制外,跨國移動對移工而言也變得更難以實現,官安妮表示,原本長榮、華航有直飛胡志明及河內的班機,自2020年3月起是採包機形式,主要開放給擁有越南公司擔保公文的人,符合資格者多為台灣商務人士(稱「專家入境」),在台越南公民如要返鄉,最初只能搭乘越南官方安排的包機。直到今年(2021)春節過後,越南官方與民間旅行社合作,辦理越南滯台國民包機返國專案,逐漸增加班次,才得以慢慢舒緩返鄉移工滯留台灣的狀況。

黃姿華也說到,去年年初移民署有宣布移工可回國,但不會再發入國許可,今年雖有開放,但對返台後隔離費由誰負擔等細節,至今仍無資訊,今年5月疫情爆發後,也尚未收到是否要再取消的消息。

不同產業移工在疫情之下的生活和工作面貌

關於不同產業移工,在疫情下的台灣生活是什麼面貌?官安妮分享到,不管工作場所在家中或醫院,通常任職長照產業的移工會比較風聲鶴唳。她提到去年32例被爆出是非法看護移工後,大眾興起檢討聲浪,但其實也破壞了看護和病人需求的平衡。此外看護工的工作風險其實相當大,但並無獲得相對保障,服務的每個家庭差異化也大不同,光是排口罩這件事,有些移工無法自行前往排口罩,有些則需負責排一家大小的口罩。

相較於長照業,製造業是相對能落實移工假日休假的產業。不過官安妮也表示,疫情之下,做民生物品的移工開始變得忙碌,假日時間因而被壓縮,但加班費也沒有算得清楚。至於漁業,遠洋漁船靠港需隔離兩週,下船也只能在港邊活動,雖然遠洋漁船比近海漁船大,但提供的睡眠環境仍是非常狹窄,在蘇澳、屏東這些大港,船上也都沒有熱水,大部分仍仰賴魚業署、宗教組織提供的關懷物資。

桃園群眾服務協會的汪英達說:「不管是什麼產業,共同性就是沒有放假、不能出門。」他表示疫情升高前,就有家庭要求看護工減少外出時間、返家完全消毒,有些還要求移工簽署切結書,內容是「若得病就自己負責」,但雇主本身卻無減少外出次數。

這個情況在5月疫情爆發後,移工的自由就更被限制,無法外出採買或匯款。對移工而言,採買手機預付卡儲值是與外界維持聯繫的重要物品,如果沒有手機預付卡,就等於失去對外聯絡的能力,有緊急狀況也求救無門。而定期匯款給在家鄉的家人也是移工外出時的固定代辦事項,但這些基本需求都因疫情而被剝奪。

針對移工的通訊自由,汪英達表示,部分家庭照護工的雇主一直都有沒收移工手機的情況,過去桃園群眾服務協會也一直向政府表達,認為移工應有基本的通訊自由,然而,這個現況在疫情之下就非常難避免。

「移工在台灣不被當人,是被當奴隸。他們也會害怕申訴,我們就有收到移工近乎歇斯底里,擔心若勞工局沒有處理,會害怕被雇主不好地對待。」汪英達語重心長表示,也說明疫情之前若是有NGO介入,勞工局會較謹慎,通常會開協調會,用梳理的方式,讓勞工局判斷移工是否適合替目前雇主工作,還會給予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安置以轉換雇主。如今疫情升溫,等待時間都會持續延長。

而在京元電子竹南場爆發群聚感染、苗栗縣宣布「移工禁止外出」命令後,許多在當地工作的移工也大受影響,印尼庇護中心專員蕭以采就表示,有任職苗栗其它工廠的印尼移工,表示目前是由仲介公司統一接送,她也必須從租屋處搬到宿舍集中管理;蕭以采質疑,對某些移工而言,搬到宿舍其實更容易群聚,且在有台籍員工確診情況下,為何禁令只針對移工?

另外因苗栗電子廠疫情擴大,勞動部表示為避免移工轉換成為防疫破口,6月5日宣布除涉及移工遭性侵、暴力或人口販賣,在3級警戒期間移工轉換雇主作業全面暫緩,8日又補充,表示僅開放部分移工轉換是基於雇主或被看護者死亡、公司關廠歇業,或移工有遭受人身暴力對待等因素。對於「暫停移工轉換雇主」一事,蕭以采認為,期滿的移工不能轉換雇主,著實影響了移工的工作權益,尤其期滿後無法繼續工作,等待期間便無收入,反而可能會造成被迫打黑工或逃跑的狀況。

如果移工確診新冠肺炎?

「移工若是在家擔任照護工,會有兩種狀況,一種是有些老人家可以出門,現在卻被限制出門,這個改變對老人家心理健康有很大影響,去年就有發生老人家打罵移工出氣的狀況,另一種狀況是移工要陪同慢性病者到醫院,也是會有風險。」

談到移工在疫情之下的困境,黃姿華提到了來自「被照顧者」的情緒波及,或者因陪同「被照顧者」到醫院而面臨的染病風險。那麼如果移工真的感染了新冠肺炎,又會有什麼影響?黃姿華表示,移工若染上新冠肺炎,通常雇主就不會再予以雇用,但移工的雇傭權利呢?資遣費呢?

另外政府為控制疫情,很快就公告限制移工轉換雇主的自由,但在勞動保護方面,卻沒有相應地告知移工,若有疑似症狀、有被隔離、確診的話,誰要負責提供一人一室,雇主可否片面解雇等。

此外,根據合約,家庭看護工有30天病假,那麼是否治癒後就可再找尋找新的雇主?由於政府對這部分的配套仍未確認,黃姿華認為,在這樣的前提下,勞動部對移工染疫後的權益規範就相當重要,不然移工可能會為了保住工作而隱瞞病情。

汪英達表示,幾個月前有協助過曾確診,但經治療後痊癒並解除隔離移工的後續安置,「我們讓他隔離在房間,但轉出之後,若要轉介給新的雇主,通常都不太提起曾經染病的事,尤其在這波疫情爆發前,台灣確診案例非常少,確診移工通常會被污名化。」汪英達也提到,移工來台幾乎都已欠了一筆仲介費用,倘若移工確診,他們都還是會想辦法留下來找工作。

5月底,高雄市前鎮漁港的外籍漁工,因未戴口罩在戶外群聚洗澡,在民眾舉報下遭衛生局人員開罰,然而在大眾撻罰背後,是外籍漁工於船隻停泊後,其實是沒有一個像樣的梳洗空間,因此通常只能在公廁盥洗,而6月初京元電子廠的群聚感染,也讓環境惡劣擁擠的移工宿舍曝了光。

換言之,與其開罰移工戶外梳洗不帶口罩或祭出「移工禁止外出」命令,更該檢討的,應該是漁工下船後的衛生設備和移工住宿品質,不然衛生環境和群聚空間依舊,這不僅是「人權」問題,對疫情的阻斷也不會有所進展。

註:高雄市外籍漁工因未戴口罩遭舉報後,高雄市市長陳其邁表示,雖肯定民眾有高度防疫意識,但市府將不會對外籍移工開罰,此外,並已責成雇主們改善生活條件並落實防疫規範,目前已完成在前鎮漁港西岸碼頭設置2處衛廁設備,前鎮漁港魚市場內亦設有1處衛廁設備,計3處共有15間淋浴間。

行動被限、染疫風險高、住宿環境惡劣,一場讓移工困境現形的新冠肺炎疫情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